你的位置:cq9电子经典规则怎么玩 > 新闻动态 > >二尖瓣的超声解剖及分区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二尖瓣的超声解剖及分区
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49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☘️超声医师观察二尖瓣视角:

和外科医师观察二尖瓣是完全相反的镜面关系,外科医师一般是从左心房面观察二尖瓣,超声医师是从左心室面观察二尖瓣。

☘️二尖瓣装置包括六个部分:

瓣叶、瓣环、腱索、乳头肌及相关室壁、左房后壁

☘️二尖瓣瓣环:立体“马鞍”形

①二尖瓣瓣环的最高点:位于主动脉根部及左室壁后部,相当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显示的瓣环位置。

图片

②二尖瓣环的最低点:位于二尖瓣联合交界平面,相当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的瓣环位置。

图片

③二尖瓣环并不是完整的肌性结构,在后环有C形的肌性结构,在前环并没有肌性的环状结构,而是从主动脉瓣延续下来的纤维状幕帘。

☘️二尖瓣瓣叶:漏斗形,分为前叶与后叶。 

①前叶:窄长,呈半圆形或三角形,最大宽度1.8~2.2cm,瓣叶根部附着缘占瓣环周径的1/3。

②后叶:短宽,最大宽度0.7~1.0cm,根部附着缘占瓣环周径1/3。

③前叶、后叶面积大致相等,前后叶交界处称内、外侧联合,联合处前后叶并非完全分开,瓣叶游离缘至瓣环的距离约0.5cm。

☘️二尖瓣瓣叶从其附着的瓣环部分到游离缘可分为三部分:

①基底部:为二尖瓣根部,坚韧牢固。

②透明部:薄而透明,面积较大。

③粗糙部:为瓣的游离部,粗糙区与透明区交界处有一明显的嵴,为前、后瓣的闭合线。

☘️二尖瓣有三层:

①心房面:含弹力纤维

②中层:主要由黏液性海绵组织构成

③心室面:致密胶原纤维组织

☘️二尖瓣口:

①开口内径约3.5~4cm

②周径约10~11cm

③开口面积约4~6cm2

④前、后瓣叶总面积约为瓣口面积的两倍。

☘️二尖瓣解剖分区:

 ①后叶有明显的两个切迹,根据Carpentier分区法,将后叶分为三个扇区(P1-P2-P3)。   

②前叶则无明显切迹,将前叶与后叶对应,可人为划分为三个区(A1-A2-A3)。

图片

☘️二尖瓣超声分区(经胸超声)

 ①在标准左室长轴切面:A2、P2区👇🏻

图片

②在标准左室长轴切面基础上左偏(探头稍微偏向患 者左侧):A1、P1👇🏻

图片

③在标准左室长轴切面基础上右偏(探头稍微偏向患 者右侧) :A3、P3区 👇🏻

图片

④三腔心切面:A2、P2👇🏻

图片

⑤两腔心切面:A1、A2、P3👇🏻

图片

⑥介于两腔与四腔切面:P1、A2、P3👇🏻

图片

​⑦四腔心切面:A3、A2、P1👇🏻

图片

☘️腱索

①连接于瓣叶粗糙部和乳头肌之间的条索状胶原纤维组织,十分纤细,表面有完整的心内膜覆盖。

②直接起源于乳头肌的腱索称为一级腱索,较为粗大;一级腱索的分支称为二级腱索;二级腱索的分支称为三级腱索。或者也可称为支柱腱索、次级腱索和第三级腱索。

③根据腱索附着点的不同,腱索也可分为边缘腱索、粗糙带腱索及基底部腱索。

图片

☘️乳头肌

①分两组:前外侧组和后内侧组,也称前、后乳头肌。

②前乳头肌起始于左室前、侧壁中下1/3处,多为单一乳头肌;后乳头肌起始于室间隔与左室后壁交界处,多数为多头。 

③前乳头肌群位于左心室前外侧壁,发出腱索供给前外连合及前、后瓣的前外侧部,通常仅1个乳头肌。

④左心室收缩时,乳头肌也相应收缩,拉紧腱索,从而使二尖瓣关闭。

图片

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美股加密货币股下跌
下一篇:没有了